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寄語年輕干部,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,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,追求高尚純粹的思想境界,為黨和人民事業拼搏奉獻,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。
作為一個“90后”基層干部,筆者對這番話感觸頗深。無論是在推進共同富裕工作中,還是在疫情防控戰場上,年輕干部必須深入一線,用腳步丈量民情,用汗水贏得民心,在“人生三境”中悟得“為政之要、為民之要”。
人生第一境:沉得住氣。年輕干部要把夯基礎作為成長的前提,在基層的大環境中,沉得住氣就是“內功”?!按猴L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”固然是好,但是“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”才是常態。竹子在筍期遇雨就能生長,等到長成成竹時,就會有三到五年生長非常緩慢,但之后會突然發力,以驚人的速度生長。不要小看那生長緩慢的三五年,其實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,竹子正在向下扎根。年輕干部也是一樣,在基層的大環境中,時間就是檢驗自我成長的標尺,要常懷平常之心,靜得下心、沉得住氣,把心思多放在工作和學習上,立足崗位苦干實干,才能走得穩、走得好、走得遠。
人生第二境:彎得下腰。為民服務要有俯下身、彎下腰的覺悟。彎得下腰,有兩方面意思。一方面,年輕干部要主動適應基層生活,少做辦公室的“釘子戶”,多到田間地頭、到農戶中間,多沾染泥土的氣息。袁隆平在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當天,還專程從湖南長沙趕到衡陽市衡東縣洣河橋村,察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。袁老尚且事必躬親,我們年輕干部怎么能置身事外。另一方面,年輕干部要低調謙卑,尤其在基層,面對的問題復雜多樣,我們既要向書本學,也要向同事學,更要向群眾學。把俯下身與群眾交流的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,這樣才能不斷成長。
人生第三境:抬得起頭。習近平總書記曾談到好干部的標準,講及四字關鍵:“德才兼備”。德才兼備之中,又應當以德為先,“德”是皮,“才”是毛,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?在群眾面前抬得起頭非一日之功,更不是喊一句口號那么簡單,必須要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基層工作時,常常騎自行車下鄉,辦公室的門始終對群眾敞開。年輕干部要時刻把當老實人、講老實話、干老實事作為人生信條,領悟“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,金獎銀獎不如群眾褒獎”的道理,方能完成從“年輕干部”到“放心干部”的蝶變。